近日,上海独居老人家水表12小时不走自动报警获网友点赞。据介绍,如果12小时内智能水表的读数低于0.01立方米,“一网统管”平台就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,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,并将核实情况上报街道。
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,正常情况下水表读数会随生活用水走动,通过监测异常用水关联意外情况具有合理性。
图:智能水表
回到具体生活场景中,诸多“如果”值得进一步思考。比如,水表读数能否准确反映用水情况,如果有老人接滴水用,水表不转呢?还有,12个小时的限制未必适合所有老人的生活节奏,如果有的老人睡眠时间较长呢?如果老人外出无人在家呢?
除智能水表外,上海某街道还安装了智能门磁、烟感报警器、红外监测,独居老人一旦出现超过24小时未开门等情况,后台就会预警。其实这跟智能水表的情况是一致的,虽然考虑到了某种合理性,但未能覆盖所有情形,可能会产生误报情况。
宁愿误报也不要漏报,这固然很好,但如果可以减少误报无疑更好。智慧养老的关键在于技术和服务有效对接。在电话、上门关爱独居老人的传统模式上,配合“四件套”,全面辐射辖区内所有独居老人实现有效管理,技术、服务缺一不可。比如可以借鉴社区上门看护、志愿者家访服务、老人结对互助等制度。
智能水表不失为智慧养老服务的有益尝试,值得推广。若能提升技术精度,必将进一步增加人文温度。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